咨询电话
13429811266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
——青岛大学第三次党代会以来事业发展纪实
黄海之滨,海浪翻涌;浮山脚下,气象万千。
青岛大学这所百年高校,穿过历史的厚重云烟,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来,不仅交织着青大人的光荣与梦想,也沉淀着青大人的思考与执著。
回顾办学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青岛大学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阔步迈向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和山东省全面开启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征程,赋予了新时代青岛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2018年12月,学校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一流高校”的发展新目标和新“三步走”战略。会议围绕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确立了“一三五五十”工作思路,开辟了学校事业发展新航向。
蓝图绘就,纲举目张。
积极落实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把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统一到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上来,奋力实现发展新目标,完成学校自身由大到强的转变,是摆在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和所有青大人面前义不容辞的新时代使命和执着信念!
“立起来”的大学治理
学校按照党和国家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大学治理与始终确保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起来,紧紧围绕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着力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转变,从规划开始,从问题着手,从制度推进,从干部切入,从师生着眼,从举措落实,开启了学校改革发展新征程。
高品质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新时代青岛大学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理念、战略重点、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与举措,即“一三五五十”的中长期发展思路。其中“三步走”的总体目标规划,是学校对2001年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发展。学校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落实,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事业呈现善谋实干、活力奋进的新局面。
创新共进,重在制度。
学校严格遵循山东省教育厅核准发布《青岛大学章程》,构建完善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深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编制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3),构建起“1+2+4+N”规划体系;优化了24个机关部门和5个直属单位职能,建立校院工作交流例会制度;成立了学校理事会,构建起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机制。依托党政联席会、校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才工作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保障学校和学院工作规范有序,依规而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治理的规划化发展。
第三次党代会后,学校党委及时提出,要在全校着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谋划型、实干型“四型干部”队伍,打造务实型、服务型、和谐型、效率型“四型机关”。这充分契合了全校师生的心声,在全校上下迅速得到响应,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学校积极开展党委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举办领导班子务虚会、中层干部寒暑假学习研讨班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等,通过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全体党员“重点半数”,带动全校师生员工这个“最大多数”参与其中,不断提升全校教职医务员工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奋力在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求发展,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求突破。
学校坚持文明校园创建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以建设文化校园、文化大学、文明校园为目标,通过开展“学在青大”“一院一品”等千余项主题教育活动,构建起了良好的“青大生态”,产生了社会关注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的“青大效应”,形成了上下齐心、干事创业的“青大风气”,建成了全校师生乃至社会广泛认可的优美青大、和谐青大、文化青大、文明青大,在2019年的全省文明校园创建中,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文明校园”称号。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学校以发展为导向,通过“引”“育”并举,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初步构建起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高地。
人才受到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仅在2019年,学校新引进人才218人,博士率100%,海外经历占比40%以上,其中,特聘教授、青年卓越人才达122人。新增海外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14人、省“顶尖人才一事一议”项目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泰山学者28人。
同时,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人才工作的“四梁八柱”。学校大力实施首席教授人才工程、特聘教授人才工程、青年卓越人才工程“三大”人才工程,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考核机制和综合评价激励机制,修订了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持续完善教师教学配套制度,协同奏响了新时代锐意改革、发展、创新的奋进之歌。
“动起来”的学院办大学
工作重点是什么?问题热点在哪里?发展焦点定何处?这个问题长期困扰学校突破性发展,也关系到学校能否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对学校事业发展来说,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抉择亦不等人。
学校党委经过广泛调研、酝酿研究、精心谋划,把发展突破点放在放手提升学院发展的能力上。在第三次党代会上,学校提出“学院办大学”发展战略,强化学院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开启积极探索“校中校”发展模式,围绕“教学立院、学术兴院、人才强院”,推出系列针对性强、自主性高、导向性准的工作举措,全面激发学院办学的潜力、活力和动力。
找准方向,然后借势发力,这是办事逻辑,也是成功关键。
2019年初,胡金焱书记在学校中层干部学习研讨班上提出,全面提升“学院办大学”能力,要抓好基层党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人才队伍、服务社会、国际化开放办学、校园文化建设、平安校园建设等九项工作,同时处理好党与政、教与学、点与面、量与质、引与育、内与外、先与后、校与院、硬与软等九大关系,持续为“学院办大学”把脉、定向、导航。
为了力促“学院办大学”落地、沉底、接招、结果,胡金焱书记亲自把关各学院、各单位、各部门2019年工作计划并作深入分析,提出明确要求。夏东伟校长强调要切实改变人才队伍、人才培养、思想解放三个不平衡,郑重代表学校与各学院签订了2019年度工作任务责任书。
“学院办大学”为学院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让学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成为学校事业弯道超车的关键一招。
医学部按照学校党委要求,由“以办医思维办院”转向“以办院思维统筹办医”,连续取得亮丽成绩。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医学部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附属医院院长董蒨教授领衔的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基础医学院沈若武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青大附院麻醉科主治医师张孝田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青大附院心血管内科市南病区副主任张继东家庭获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在自动化学院,2019年以来,自动化专业获批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学院“系统科学”和“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上榜,分别位列全国排名第3位和第51位;侯忠生教授当选为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成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院院长于海生教授荣获全国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在纺织服装学院,2016级本科生杨若晨荣获第29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中国总决赛亚军,同时获得最佳形象和网络人气奖;2019年以来,不少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连续发表高质量SCI论文,成为学校本科教育中一道新的亮丽风景;为支持抗疫,今年初,房宽峻教授团队在医养健康纺织品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研发出“纳纤膜”新材料,有望掀起一场健康材料的革命。
在2020年度考研中,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考研深造率达80.62%,其中考入“双一流”大学104人,单是考入北京大学的就有21人,临床7班整班21人100%考研成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与工程创新班26人100%考研成功;公共卫生学院整个学院考研成功率高达83.3%,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同宿舍6位女生全部考研成功……这些成绩,不仅持续带来了校园惊喜,也不断刷新过去的记录。
转变带来改变,变则通,通则久。
一项项成绩,一个个荣誉,不仅是学校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生动写照,是学校“高峰带高原”发展的曙光初现,也是落实“学院办大学”成效的最好诠释,更是学校事业蓬勃发展的厚实基础。
“活起来”的课堂教学
历史上的青岛大学,曾经把办学宗旨概括为三句话,“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之需要”。作为百年高校,在新时代的事业发展中,青岛大学坚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大学教育中的第一课堂。
2019年2月25日,开学第一天,胡金焱书记在随机“推门听课”后与师生交流时表示,要努力做到让学生回归教室、教师回归教学、学院回归人才培养、大学回归教育事业的“四个回归”,推进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供给为中心向以需求为中心转变、以投入为中心向以产出为中心转变的“四个转变”,强调“课堂要活起来,学生要动起来,课程要立起来”。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四个重塑”,即重塑课程体系、重塑师资队伍、重塑人才培养模式、重塑教学模式,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把脉引航。
2019年3月22日,夏东伟校长在校院工作例会上指出,“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2019年11月1日,在第七期“校长午餐会”上,夏东伟提出要做到“四个融合”,即实现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融合、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融合、教学和科研融合以及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展开的。”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解涛表示,按照学校党委要求,结合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总结,学校已建构了完整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影响了每一位教职医务员工。学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经济学院教师杨喆博士,高度认可学校提出的“活课堂”理念,他表示,“教师除了要做到‘四有’,还要永远葆有爱和热忱,眼里希冀和光不灭。”
“我只是一直静静地做了一个老师该做的。”作为基础医学院富有传奇色彩的“216实验室”负责人董静教授,在获知自己被评为学校“最美教师”后说,“我的工作就是让学生们找到方向,陪伴他们一起成长,或者说,这是当老师的一种情怀吧,也是我们作老师的应该有的一种情怀。”
青青校园,朝气蓬勃。
教室里见得到人影,操场中看得到身影,网络上听得到声音。
“教得好”转向了“学得好”,翻转课堂、启发式、讨论式、混合式教学运用到了每一堂课,各学院各专业“金课”频现,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回头率高了,毕业率、就业率、深造率、出国率也高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全力保障线上教学按既定方案平稳运行。
2020年2月17日,线上开学第一天,夏东伟校长在现场连线听课后,特别叮嘱:“在做到教学效果‘整体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2020年这个特殊的春季学期,全校共开设课程2330门,5506门次,上课教师2216人,选课人次数269357。尽管疫情严峻,然而,课程、平台、教师、学生、时间,一切井然有序。
“跑起来”的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现代大学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是一所知名高校耀眼皇冠上的明珠。
筑峰攀登、高峰带高原,学校精准定位学科建设新航向,开启了一流学科建设奋起直追的新征程。
第三次党代会后,为推进学科分层分类建设,学校及时制定实施了“筑峰工程”“攀登工程”“高原学科建设工程”“成长学科建设工程”“学科生态体系优化工程”“一流本科建设工程”“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工程”等七个工程,持续取得重要进展。
通过凝练方向、面向需求、协同发展、传承创新、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五大举措,学校学科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019年,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国家专项评估,6个省一流学科通过绩效考评,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通过山东省合格评估抽评。
同时,学校1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学校正在按照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的原则,拟遴选出30个左右专业,进行新一轮国家一流专业的申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据2019年数据,学校有25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名单,列全国65位,其中系统科学列全国第3位。
据2020年5月14日发布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显示,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了全球排名前1%行列。至此,我校共有8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分别是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按学科全球排名前1%数量,我校已位列全国高校第38位。6月29日,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我校共有8个学科上榜,其中5个学科排名又获新突破,上榜学科总数位居全国并列88位。
弯道超车,是问题倒逼出来的答案,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我校“学院办大学”发展战略成效初显的缩影。
“强起来”的科学研究
加强科学研究是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密集推出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突飞猛进。
2019年,学校有10人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获批国家级项目16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7项,列省属高校第一位、省内高校第三位、全国高校第80位;EI收录论文619篇,CPCI-S收录175篇;SSCI论文128篇,较2018年增长51%;发表SCI收录论文3173篇,列省属高校第一位,比2018年增长29%。ESI高被引论文164篇,同比增长25%,列2019年ESI综合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81位;2019年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75位,较2018年前进14位;获授权发明专利316件,PCT专利申请17件,出版专著4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奖13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突出贡献奖1项。2019年科研合同经费为4亿元,到账经费3.4亿元,横向课题27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亿元。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
曾经,学校人文社科发展相对滞后,与全国乃至省内兄弟高校相比有较大差距。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人文社科的发展与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实施人文社科振兴计划,召开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大会,着力建构符合人文社科发展规律的学术生态,成效初显。
2019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7项,年度项目立项数量全国排名由2018年第126位上升到第63位;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项,经费470万;歌剧《韩信》的获批,使我校成为全国第一所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的综合类大学;发表SSCI论文147篇,较2018年增长73%,列全省第三位。
“多措并举、凝心聚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进一步推进学校人文社科发展,争取更多的突破性成绩。”人文社科处处长钟永光如是说。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付出就有回报。
不久前,文学院周海波教授以独立作者身份在《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上,发表长篇论文《中国“现代小说”的理论建构及其文学史意义》,这是时隔30年之后,我校再次以青岛大学为作者单位在该刊发表学术论文。
学校人文社科期刊《东方论坛》,在2019年成为核心扩展期刊后,已有9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在2019USNews最佳大学排名中,我校列全球第959位、全国高校第82位,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列全球第401-500位、全国高校第40-58位,首次跻身世界500强。
“暖起来”的思政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之中,按照“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学校无限关爱,也殷殷期许,始终永葆热忱之心、永寄未来之情。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二育”为支撑,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为保障,以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有温馨的“四温”教育为方法,以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的“五成”教育为目标,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体系。
在思政中,学校是“大马”,马院是“小马”,学校坚持“大马”带“小马”,不断健全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着力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持续打造“思政金课+专业金课”,让各类课程都上出了“德育味”。
在青大,学校领导带头为青年学子上思政课,深入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已成为推进思政教育的例行制度。2019年,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学院书记、院长共为学生上专题思政课80余次。
“书记下午茶”“校长午餐会”“星空放映厅”等思政育人活动,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吃饭喝茶看电影”,已成为学校思政育人特色品牌。
学校各级领导及班主任、辅导员、教师等,经常通过参加班会等不同形式,与青年大学生们进行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与同学们共话成长之路、发展之路、未来之路,使思政教育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义,形成了“聆听学生心声、贴近学生需求、关心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为加强协同育人,学校制定了《实施思政“金课”建设计划》,成立了青岛大学思政大课堂中心,组建了针对网络文化思政的融媒体中心,创设了不同功效的“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微沙龙”,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价值引领和思政教育的同心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0年前的今天,我与你们一样,带着梦想与希望,进入青岛大学学习,正是母校培养了我,使我成为大学的老师,后来又成为一名管理工作者。每当看到一届届新生满怀憧憬踏进校园,我和全体老师都深深地感受到那种‘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喜悦与责任。”
2019年9月21日,在2019级新生军训成果汇报暨开学典礼上,夏东伟校长在致辞中这样深情说道。
通过典礼育人和实践育人等方式,学校把思政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
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教师节表彰大会、升旗仪式等活动,通过提前谋划,精心设计,都发挥出了强大育人功能,育人效果明显。2019年,学校组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560支,其中省级重点团队7支、国家级重点团队1支,1支团队获批省级“乡村振兴服务队”项目,2支团队获批省级“青年大学习”专项。
殷殷嘱托,切切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他曾勉励广大青少年,“既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把身体搞得棒棒的”。
总书记关于学习与锻炼同步共进的教育理念,一直深嵌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
2019年2月25日,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夏东伟校长在听课后与青年学生交流时,寄予无限厚望:“大家要学习好,也要身体好。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019年5月21日,胡金焱书记在体育学院调研时强调,要抓好公共体育课,要调动各方面资源改善学校体育条件,要让社团活跃起来,要把阳光体育搞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精准化提高学生体质。
以生为本,贴心服务。
为了更好服务青年学子,丰富大家生活,改善学习环境,2019年,学校改造剧院、体育馆、图书馆等场馆寓所,改造建设智慧教室、标准化考场等313间,建成“浮山书店”、快递服务大厅、灯光球场等文体站点,建成网上服务大厅,优化网上审批流程,启用学生综合自助打印机,打造“妈妈的味道”等后勤服务品牌。在2020年抗击疫情期间,学校及时升级了教务系统,方便毕业生随时在家打印防伪成绩单,通过线上线下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服务。
芬芳含翠、温暖和谐的校园,已成为莘莘学子乐学进取的心灵家园。
“实起来”的社会服务
“青岛有多高,青大也应该有多高。”
2016年1月4日,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时任青岛市市长的张新起到学校调研考察时,曾这样殷切寄语我校。从此,这个定位也成为所有青大人的奋斗愿景和矢志追求。
学校与城市同频共振,互动共进,也引领未来。
面对新时代改革发展大潮,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深入分析问题,研究对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协同各方,着力打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组合拳”。
谋服务就是谋发展,谋发展就是谋未来。
第三次党代会后,学校服务社会工作呈现出全新局面。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坚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的理念,坚持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使命担当,把服务社会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学校制定了《青岛大学服务青岛十五个攻势行动方案》,助力青岛开放活力现代时尚国际大都市建设;充分发挥齐鲁乡村振兴研究院、经略海洋研究中心、功能纺织品与先进材料研究院、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和智库服务平台的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常态化、持续性智库服务支持;成立了青岛大学青岛时尚学院、歌剧艺术中心、上海合作组织学院和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与省内有关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3项,其中,仅“纳纤膜”新材料项目投产后,就可实现年收入6.34亿元、利税1.45亿元,新增劳动就业2000人;成立了青岛大学教育集团、青岛大学国开教育治理研究院,挂牌建设了一批附属中小学,服务青岛基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参与青岛市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展现师生良好的形象和风采,赢得国内外友人的广泛赞誉。
医者精神,薪火相传,勇担使命,弦歌不辍。
建院一百二十余载的青大附院,有着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克难奋进、勇于奉献的光荣传统。从抗美援朝医疗队到赴蒙古人民共和国和非洲医疗队,从唐山抗震救灾到抗击“非典”,从支援汶川到黄岛“11.22”输油管爆燃事故大救援,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青大附院从来没有缺席!
2020年初,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这所排名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69位、跻身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40强的百年老院,又派出3批共143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其中第三批132人整建制接管一个重症病区,上演了一次又一次最美逆行,用仁心仁术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若有战,召必应!如果一个人能换一个区域的老百姓安危,值了!”这是青大附院院感科医生秦文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时说的一段话。作为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院感防控专家组成员,她大年三十接到通知驰援武汉,是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武汉的医疗工作者,也是青大附院最后一个援鄂归来的抗疫英雄。
2020年6月29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国考”成绩单出炉,青大附院在全国1289家三级综合医院中位列第25位,再一次赢得了业界高度认可。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这是一场硬仗,也是激励包括青大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中国人为之努力奋斗的伟大历史目标。
八年来,我校省派第一书记奋战在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第一线,从临沂市的临沭到济宁市的泗水,至今已有21人次进行了4次轮换,他们转战一个又一个村庄,也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前行的向导。
今年3月初,学校又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派出副校级领导为组长的攻坚行动工作组“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四进”),对接崂山区有关单位。工作组入驻后,迅速制定工作方案,确定了54项重点工作任务,每项工作明确责任,采取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的方式,扎实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目前,首批工作组已圆满完成任务,第二批工作组已入驻新的基层单位。
时光奔涌不歇,奋斗驰而不息。
行进在新时代快速发展之路上的青大人,正积极抢抓时代发展机遇,以奋斗的姿态,以实干的行动,不忘初心,踏歌而行。我们相信,只要全体青大人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切实按照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三五五十”的工作思路,勇担使命,奋发图强,到本世纪中叶,把青大“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一流大学”的青大之梦,一定会如期实现。